标王 热搜: 手工活  来料加工  外包加工  外发加工  加工  外包    电子  服装加工  手工 
 
当前位置: 首页 » 资讯 » 创富案例 » 正文

把手工编织品卖到欧洲去

放大字体  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:2012-06-06  浏览次数:307
核心提示:4600多人、人均耕地面积0.7亩、9家竹藤草芒编织公司、年出口额近8000万元在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一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


4600多人、人均耕地面积0.7亩、9家竹藤草芒编织公司、年出口额近8000万元……在广西河池市都安瑶族自治县这一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,地苏乡大定村的一串串数字显得尤为醒目。

  5月31日,记者从都安县城驱车10余公里来到大定村。喀斯特地貌下特有的地下河在这里被称为大定河,绕村而流。沿一条柏油路进入村中,眼前尽是一座座白墙小楼,村中路上几乎看不到人影,河边有一些妇女在忙着浣洗用草芒拧成的细绳。

  村支书韦敏介绍说,部分年轻人出去打工,留下的大多待在自己家里忙着用竹藤草芒编花篮,连老人都动手编,很少有人在村里闲逛。

  大定村具有30多年的手工编织历史。这里人多地少,耕地资源紧缺,山上却有大量竹藤、草芒之类的植物,农民将其采来进行层层加工,最终编织成生活用具拿到市场上售卖。

  如今,村里逐步形成以竹藤草芒编织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,全村形成规模经营的编织公司有9家。令人称奇的是,在这个闭塞的广西山村,其产品几乎全部销往欧洲国家,国内难觅踪影。

  在这9家公司里,年出口总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有2家,2010年全村竹藤草芒编织业出口交货额达7600万元,上缴税金560万元,村里人均纯收入近7000元。

  韦敏告诉记者,全村95%的村民参与编织业,以家庭作坊的形式根据村里公司订单加工成半成品,再作价供货给公司,公司进行最后的加工、包装,销往国外。“整个生产依据订单进行,农户计件生产多劳多得,没订单时就干农活。”韦敏说。

  记者在村里的伟业编织厂看到,50多岁的女工韦艳娟正在将满地的吊篮打包装箱,吊篮用草藤编织而成,中间用铁丝框架固定,比较结实。每个吊篮上都挂着一个写满外文的标牌,装箱的纸箱上也全是外文。

  “我的两个子女也在村里编织厂上班,每年下半年订单最多,我一个月能轻松拿到一千多元工资。”韦艳娟说。

  近几年来,随着本地草芒减少,大定村向云南、贵州甚至越南购买用于编织的原材料,并带动当地多个村子通过竹藤编织致富。目前,都安全县有竹藤草芒编织加工厂20多家,产品远销英国、法国、荷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,2011年全县编织品出口额达1120万美元。在这个素有“石山王国”之称的贫困县,民族特色编织产业让原本充当柴草的竹藤草芒变身精美的工艺品,漂洋过海赚“外快”。

  在这个行业“摸爬滚打”30多年的莫家丰告诉记者,当前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不利,加之国内原材料涨价、劳动力成本提升,大定村的企业面临不少困难。“我想在大定村做一个竹藤编织品展览交易平台,邀请客户来订货,对我们将会有很大帮助。”莫家丰告诉记者,他的这个愿望想了好多年,一直没实现,希望政府来帮忙

 
 
[ 资讯搜索 ]  [ 加入收藏 ]  [ 告诉好友 ]  [ 打印本文 ]  [ 关闭窗口 ]

 
0条 [查看全部]  相关评论

 
推荐图文
推荐资讯
点击排行
 
网站首页 | 微信 | 注册会员 | 最新外包加工活 | 法律声明 | 会员操作指南 | 版权隐私 | 使用协议 | 联系方式 | 关于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排名推广 | RSS订阅